版画:专为中产定制的高雅投资
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投资人感叹:自己为什么没有在10年前、20年前进入呢,如今的市场
哪里还有“捡漏”的机会? 但真正的行家们不这么看,因为在表面火爆异常的艺术市场背
后,总有一些被人遗忘、暂时被普遍低估的领域。 只要你够专业、有眼光, 也总能寻找到
远离市场热点、低价位高回报的艺术门类。
圈内广泛流传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:那还是在三四年前,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的一场拍卖
会上,有几个外国小伙儿格外引人注目,他们频频举牌,但目标非常明确,专攻一类作品。他
们看中的就是——版画。 “我记得当时中国著名版画大师古元先生的作品,在不到2万元
的价格上便成交了,也就2000多美元,太便宜了!”墙美术馆艺术总监王泊乔告诉我们,版画
早已经是国际艺术品市场上通行的主流藏品之一,但在国内还不被投资们所重视。
而更多的国际资金已经介入中国的版画市场开始抢占先机了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韩国一
家画廊在2005年,为中国当代油画的顶尖高手张晓刚、王广义、方力钧、岳敏君和曾梵志
五人制作了99套(每人两张共10张)版画, 起售价每套1万美元,目前的转让价格据说已经涨
到了3万美元。
一流作品,万元价位
和股市上的“追涨杀跌”类似,艺术品市场中也存在着追逐“热点”的现象,从前几年的中
国书画、瓷器到今天的当代油画。其实,在很多人有些盲目高价跟风买进的时候,均忘记了
这样一条艺术品投资的定律:远离市场热点。
同时作为策展人身份的王泊乔,不久前就曾组织过一次苏新平的版画个展。“苏新平现任
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,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展览作品是他从1988年到2006年不同时
期的创作总汇。” 王泊乔介绍说,不知何故,石版画在中国一直属于未开垦的处女地, 尽管
它在国际版画市场中久已有之。因此,这次展览的苏新平石版画作品就显得尤为珍贵。
中国很多藏家和投资人,大多数都有原作情结,心里总认为版画属于复制品范畴,哪怕是资
金实力暂时达不到购买一流艺术家原作的时候, 宁肯退而求其次 选择二流艺术家的作品,
或者干脆购买一流艺术家的练习稿。
“这其实又违犯了艺术品投资的第二条定律:第一是精品,其次才是价格。”王泊乔解释
说, 我们今天看到的能够升值为天价的艺术作品,其实在当初购买时也一定不会便宜,甚至
也可能是当时的天价作品。只有将资金投资在每个门类中的艺术精品上,才有可能给投资
者带来高额的回报。 而像如今国内一流版画作品市场, 也就在几万元上下的价位,和国际
成熟版画市场简单做一个横向比较, 所有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:国内的版画行情普遍被低
估了。有例为证:毕加索的版画《节俭的一餐》, 1984年时的售价约为3万美元;仅仅过了
三年,其拍卖价就迅速上涨到11万美元;2004年这幅作品再次上拍,最终成交价格约为110
万美元。 身为策展人,王泊乔近水楼台,苏新平的《行走的白马》作品已经率先被他自己
收藏了。 “你再烦躁,一旦站在这幅画面前,就能立刻静下来”, 王泊乔这样解释他对于
《行走的白马》的理解:马都很沉默,与我们原先心目中的奔马不同,它们走路的方式不急
不缓,特别像我们中国人。
最适合普通投资者
其实在海外市场上,版画的投资者大都是普通的中产一族,由于大师的原作价格动辄上百万
美元,因此,许多中产投资者都选择大师的版画作品进行收藏。这些作品有严格的印数限制,
加上又是大师亲自刻版制作,也就令它们具备了非常强的艺术价值,近年来的升值幅度非常
大。像雷诺阿、毕加索等名家版画作品,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为几百美元一幅,如今基本
都达到了上万美元的身价。
本文由上海明德丝印编辑发布,友情奉献.更多有关知识请点击:http://www.sh-md.cn/
我们将用先进的技术.真诚的态度.为您提供全面的服务.未经作者许可,任何人
不得摘编、转载等,侵权必究!
http://www.sh-md.cn/ 上海明德 丝网印刷
